问题 | 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指什么 |
释义 | 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者遭受工伤伤害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伤残程度进行鉴别与认定的程序,是认定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程度一个重要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是在劳动者伤情稳定后再进行鉴定。 工伤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工伤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是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是什么性质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是负责组织对工伤职工伤残程度进行鉴定的专门机构,在我国称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表组成。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其设置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从组织上分为两级,即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为: 1.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300元,市县级每人次200元; 2.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400元,市县级每人次300元; 3.工伤争议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500元,市级每人次400元; 4.需对护理依赖程度进行鉴定的,省级每人次400元,市级每人次300元。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省物价、财政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规定的标准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因病、非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由用人单位或个人承担;委托鉴定单位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由委托单位承担。 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时限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为: 1、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或医疗终结后,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 3、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资料齐全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后并作出鉴定结论。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在作出鉴定结论后,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