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农村宅基地分配原则为一户一宅,多余的归还村集体;宅基地遗产按法定顺序继承分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属于个人财产,可继承;但宅基地本身不属于遗产,不能继承。 法律分析 一、农村宅基地怎么分配 1、农村宅基地按户分配、一户一宅,即一户人家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多余的要归还村集体。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遗产分配按照法定顺序继承分配; 2、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二、农村宅基地配偶如何继承 宅基地不属于遗产,所以不能继承劳动,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被继承人死亡后,在法定继承下,配偶可继承遗产。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结语 农村宅基地的分配原则是按户分配,一户一宅,多余的归还村集体。宅基地的继承按照法定顺序进行,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配偶在法定继承下可继承遗产。宅基地使用权是指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权利,而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不得继承法律规定不得继承的遗产。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