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没给劳动合同怎么办 |
释义 |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书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在确立劳动关系时起一个月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与其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一、新员工入职多长时间签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及时获取劳动报酬的重要凭据。因此不管是作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有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此可知,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必须要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双方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对双方的权益,都会造成一定实质性损害。作为劳动者,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会给劳动者享有的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上存在影响,作为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存在自用工之日第二个月开始,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的风险。所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应该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并务必做到自劳动者入职的第一个月内,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未签劳动合同能自动离职 未签劳动合同能自动离职,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工资就是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最基本最典型的方式。只要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由此我们知道,有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此否认双方的劳动关系,而拒绝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话不仅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而且应当发放两倍的工资,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自动离职即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办理相关离职手续而径行停止提供劳动的行为,可能会对用人单位的相关制度或大或小的违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处罚,但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旧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只不过此时,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处罚和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抵,但这并不是说自动离职就没有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三、合同约定应届生有五险一金不交行不行? 已经就业,虽然未缴纳五险一金,但已经不属于应届毕业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签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把约定的待遇等写入,避免以后发生争议。并且劳动合同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发生工伤等时,可以作为证据。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要求给劳动者一份。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和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