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一般是无效的,但是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则可以具有法律效力:(1)经过监护人同意并代理签署的合同;(2)经过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其他有权机关的许可签署的合同;(3)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以自己名义与他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其合同效力自法定代理人代表未成年人签订合同时生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编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百三十八条: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合同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四条:下列合同,应当经有权机关的许可,没有许可的,无效:(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许可的合同;(二)涉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财产处分的合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下列未成年人的财产处分合同,须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一)不动产买卖、不动产抵押、不动产担保合同,以及其他有关不动产的合同;(二)股份、商标、专利、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转让合同;(三)涉及现金的合同;(四)经济效益特别巨大的合同。未经上述同意的合同无效。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视合同的具体情况而定。未成年人签署合同时,需要注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否则该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