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会偏向企业吗? |
释义 |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具有公正性,不会偏向企业。 一、签了合同还能不能调整工资 签了合同还能调整工资。 1、尽管劳动合同约定单位可以调整员工的工资,但是在降低员工工资的情况下,单方调整工资仍然属于变更劳动合同; 2、变更劳动合同,要么需要双方协商一致,要么单位必须要有法定的事实和理由,比如员工确实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或者单位效益下降而必须降低员工工资等,如果没有法定的理由,单位不能随意降低员工的工资。 遇到工资算错的情况,可以保存好相应的证据和凭证去找公司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一般都会得到有效解决。如果公司财务负责人不予解决,各种推脱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依靠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二、劳动仲裁怎么收集证据 劳动仲裁收集证据的技巧如下: 1、证明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据,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则要提供社保、工资单、离职证明、证人证言等; 2、证明用人单位损害权益事实,这一类主要有加班工资,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 3、员工应加强取证意识,及时取证。 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庭应当首先调解劳动争议,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3、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4、仲裁庭作出终局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要的材料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 2、劳动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 3、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在中国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收集的证据中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据,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机构,主要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设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区的市、县设立,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设立。 三、公司有仲裁还能不能转让股份 公司有仲裁还能转让股份。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七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八条制定仲裁规则及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