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构成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既遂如何量刑? |
释义 |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和客观要件,包括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以及情节严重的定义和情况。同时,公民应尽义务向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证据,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 法律分析 一、构成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既遂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拒绝提供间谍犯罪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定,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因此,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提供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有关证据,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没有履行这一特定的义务。本罪是一种不作为犯罪。 所谓拒绝提供,是指国家安全机关在调查间谍犯罪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不肯告诉或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证据。既可以明确表示不予提供或不知道,亦可以是虽未明确表示不予提供,但对所知道的情况、证据采取躲避、推诿、装糊涂、东拉西扯等方法拒绝提供,使得国家安全机关无法了解到有关的情况及证据。如果国家安全机关没有向其调查取证,就谈不上所谓拒绝,即使其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或者掌握了他人的间谍犯罪证据,而没有主动报告、提供有关情况或证据即知情不举,也不构成犯罪。 本罪属结果犯,拒绝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经过教育,仍坚持拒绝提供的;拒绝提供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耽搁了国家安全工作,致使间谍犯罪分子逃匿,或使一些重要证据消失的等;基于卑鄙动机如因与执行公务的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有夙怨欲求报复而拒绝提供的;兼有其他不构成犯罪的妨害国家安全公务的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拒绝提供的;等等。 维护国家安全是作为国家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发现从事间谍活动的行为应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维护国家安全,应积极配合相关机关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结语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量刑应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11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等行为,在司法机关调查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本罪客观要件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时拒绝提供。拒绝提供可包括不予提供、躲避、推诿等方式。情节严重的表现包括教育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等。作为公民,维护国家安全是义务,发现间谍活动应立即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机关维护国家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条 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七条 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法自2020年6月2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