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变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
释义 | 当精神病人监护人不履行监护的职责时,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变更监护人。 《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精神病人如何认定自己的监护人?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在下列人员中确定: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没有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怎样处罚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怎样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1008%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的权利有哪些 1.精神病人的权利包括如下:基本医疗权;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生为自己生理的、心理的及其他隐私保密;疾病认知权,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信息;要求赔偿权。因医生过失行为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患者及其家属有权提出经济补偿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精神病人的权利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1.精神病人的权利包括如下: 基本医疗权; 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 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生为自己生理的、心理的及其他隐私保密; 疾病认知权,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信息; 要求赔偿权。因医生过失行为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患者及其家属有权提出经济补偿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条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