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受警告处分的党员仍享有党内表决权和选举权,但一年内不能晋升职务或担任高于原职务的党外职务。受警告处分的党员在当年年度考核中不能被评为优秀。警告处分会被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且一次决定可以对多个党员或多件事进行处分。被处分的党员在填写履历时必须如实填写处分情况。 法律分析 1、受警告处分的党员,因为不涉及停止党员的权利问题,所以在党内仍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一年内不得在党内被提升职务和被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3、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4、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并没有解除的规定,一律记入个人档案。 5、党内警告处分决定可以就一件事给多个党员,或者多件事给多个党员。 6、被处分的党员只要在任何时候填写履历时在“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中按规定如实填写。 拓展延伸 党内警告的效果评估及影响分析 党内警告的效果评估及影响分析是对党内警告制度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课题。党内警告作为一种党内纪律处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警示和惩戒,起到维护党的纪律、规范党员行为的作用。评估党内警告的效果需要考察其对党员的威慑力、警示作用和纠正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需分析党内警告对党组织的影响,如能否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以及对党员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等。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党内警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 结语 党内警告作为一种纪律处分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警示和惩戒,维护党的纪律、规范党员行为。评估党内警告的效果需考察其对党员的威慑力、警示作用和纠正作用等影响,并分析其对党组织的影响,如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提升,党员队伍建设的促进。深入研究可为完善党内警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