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精神残疾有继承权吗?
释义
    精神残疾者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精神病人可以继承财产,无论是通过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然而,精神病人无法独自办理继承事项,需要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并监管继承到的财产。
    法律分析
    精神残疾有继承权的。因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均未限制精神病人不能继承。且有精神残疾不影响行使继承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人自己不能独自办理继承事项,应当由监护人代为办理并监管继承到的财产。精神残疾有继承权吗?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拓展延伸
    精神残疾者的继承权:法律规定与实际适用
    精神残疾者的继承权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残疾者在继承权方面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然而,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首先,精神残疾者可能由于认知或决策能力的缺失而面临被他人操控或剥夺财产的风险。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法律可能要求设立监护人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其次,继承权的行使可能受到精神残疾者自身的能力和意愿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可能要求进行意愿确认或进行法院审查。因此,对于精神残疾者的继承权,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确保其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精神残疾者的继承权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残疾者在继承权方面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然而,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法律可能要求设立监护人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对于精神残疾者的继承权,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确保其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五条 干部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符合第四条(一)项或(二)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工作年限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符合第四条第(三)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离休和退休的干部去世后,其丧事处理、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应当与在职去世的干部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六十一条 法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法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二十一条 烈士遗属享受相应的医疗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