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因为个人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会让个人全部承担吗 |
释义 | 因为个人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会让个人承担限额责任。 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没有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发放的工资不得低于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应承担什么责任 员工因履职不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需要向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赔偿额度要合理。 1、首先,员工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错,员工违反了岗位的操作规程或规章制度。 2、其次,企业存在直接的经济损失,不包含具有不确定性的预期利益。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再次,员工的主观过错行为与经济损失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员工的过错行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的后果并非员工的过错行为所引起,而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员工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4、最后,员工的赔偿额度应当要合理。赔偿额度应以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限。如员工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的损失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按月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员工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怎么办 若员工因本人原因,也就是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那么公司是可以向员工索赔经济损失的。并且是双重标准,一是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二是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该内容由 杨振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