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嫌疑人的解释
释义
    犯罪嫌疑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其在未被判有罪前享有一系列法定权利,包括法律帮助、委托辩护人、申请回避、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申请取保候审、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问题、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对不起诉决定申诉、核对笔录、对侵权提出控告以及获得赔偿的权利。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犯罪嫌疑人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人,对尚未找到的和身份未确定的犯罪实施者不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侦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不在场证据和其他科学证据排除嫌疑。刑事侦查终结后受到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称为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具有的法定权利:
    1、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
    2、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3、申请回避的权利;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5、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
    6、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的讯问,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7、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
    8、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9、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申诉的权利;
    10、核对笔录的权利;
    11、对侵权提出控告的权利;
    12、获得赔偿的权利。
    拓展延伸
    犯罪嫌疑人的辩护策略
    犯罪嫌疑人的辩护策略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护嫌疑人的权益和辩护利益,律师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手段和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审查调查程序是否合法、收集证据以证明嫌疑人的无罪、质疑证人的可信度、提出法律上的争议、寻找瑕疵以削弱控方的指控、提出辩护证据和辩护理由等。辩护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控方的指控、减轻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或获得无罪判决。律师在制定辩护策略时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法律规定和相关判例,以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犯罪嫌疑人,作为刑事追诉的对象,在未经法院审判前享有无罪推定的权利。律师在辩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和策略,以保护嫌疑人的权益和辩护利益。这包括审查调查程序的合法性、收集证据证明无罪、质疑证人可信度、提出法律争议、寻找瑕疵削弱指控、提出辩护证据和理由等。律师的目标是打破指控、减轻刑事责任或获得无罪判决,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35:46